上节课哪一块内容让你印象深刻?用一个词形容对你情绪上引起的变化?
这块内容对你有什么启发?
(1)准备
聚焦主题:找到一个具体的讨论起点,根据对象布置合适的场景
明确讨论意向:建构目标(理性目标,体验目标)
(2)讨论流程:开场白——四个层面提问——结束语
(3)两种目标:
理性目标:讨论中的实用性目标,或在讨论中发生的具体学习,属于内容产出;
体验目标:讨论过程对团队内在的影响,属于过程产出。
开场白部分作用示例如下:①邀请参与,使大家进入共同的场域,②指明焦点,点出讨论聚焦的主题、理性目标、参考提示(手势等)、讨论流程等,③交代背景,介绍讨论本身与大家关注的某项任务间的关系,④先发制人,回应可能拒绝讨论的声音,⑤聚焦于具体的讨论起点,将参与者的注意力集中,⑥设定基本规则,确保一个友好倾听、愿意分享、积极对话的环境。
讨论引导者使用一系列技术,帮助团体成员更自然的参与讨论,并将注意力集中在讨论主题上。
1)适宜的场地布置:互相看见、尊重(每个人都是重要的,讨论的主题是重要的);2)邀请:位置、坐下;3)开场;4)首轮问题:客观性层面,安全感、参与感、被尊重,若有人跳入抽象思考问一个具体化的问题;5)后续问题;6)跑题时:肯定然后简述前述讨论要点或者重述问题,也可能提醒你该进入下一层了;7)对待错误的答案:错误的客观信息,请其澄清出处;攻击性的评论,察觉语气,引导继续或者重申基本原则;奇怪的答案可能与其生活经历有关;一定不带入自己的议程;8)回答冗长而抽象时你怎么做?具体的问题得到具体且有意义的答案。可以邀请其举个具体的例子。9)争论发生时:允许不同意见,但重点在于澄清和解释这些不同的回答;10)结束讨论:感谢参与。
参照附件,小组分别设计两个主题的反思/总结ORID讨论,关于前期学习、小组协作。
[加]乔•尼尔森.关键在问:焦点讨论法在学校中的应用[M].屠彬,任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乔·尼尔森(Jo Nelson)文化事业学会(ICA)资深认证培训师。曾使用焦点讨论法(ORID)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田纳西州和芝加哥等地的小学从事多年教学工作,并在美国、加拿大、埃及、尼日利亚等国主持过多场教师培训活动。作为一位专业引导者,尼尔森近年来为文化事业学会工作,对《学问ORID:100种提问力创造200倍企业力》一书亦有贡献。
焦点讨论法的理论基础、实践技术、实践案例和附录。“理论基础”部分,简要介绍该方法的教育与心理学研究基础;“实践技术”部分,重点讨论如何具体准备和引导一次焦点讨论;“实践案例”部分,则针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各种情况具体例举了100多种应用焦点讨论法的真实案例,供读者应用该方法时参考。
公众号:协作者后花园(协作者,是以引导技术等为代表的协作技巧来促进团体协作的引导师。公众号下有个“协作干货”板块,提供书籍、工具和方法等的清单)
2-3人一组:今天印象深刻的点有哪些?他们让你联想到什么?为什么会联想到这些?如果把这个点介绍给别人,你会如何说?
附件1:
焦点讨论准备表-2
姓名:
题目 | 如何做团队 |
理性目标 | |
体验目标 | |
开场白 | |
O 客观性问题/观察 | |
R 反应性问题/反应 | |
I 诠释性问题/诠释 | |
D 决定性问题/决定 | |
结束语 |
附件2:
焦点讨论法实践反思表
1、何时?与谁?讨论了什么话题?用的什么方法和流程?得到了怎样的结果?
|
2、实践中让我满意的是什么?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什么?有什么挑战? 满意:
意外:
挑战:
|
3、我从实践中有什么收获?实践过后,我对焦点讨论法有什么新的认识?
收获:
对ORID的新认识:
|
4、接下来我会在哪里做什么实践?需要给谁给予什么帮助?
实践:
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