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同学您好,此页面仅供预览,在此页面学习不会被统计哦! 请进入学习空间后选择课程学习。

第一部分 关键词

MBTI职业性格测试,坚毅,教练技术、“10个强有力的教练问题”,SMART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上)

一、开场游戏(5分钟):

待定:4人一组,自我介绍:表演自己几个性格关键词

二、Checkin3分钟):

4人一组,轮流说:我现在的心情、这一周最快乐的事,今天的期待。

三、每个人都不一样(12分钟):

3.1 MBTI性格测试(3分钟):

MBTI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性格测试工具。全称Myers-Briggs TypeIndicator,是一种迫选型、自我报告式的性格评估工具,用以衡量和描述人们在获取信息、作出决策、对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性格类型。它以瑞士心理学家Carl Jung的性格理论为基础,由美国的Katherine C BriggsIsabel BriggsMyers母女共同研制开发。当前被广泛应用在管理咨询与培训、职业规划以及婚姻、学校教育辅导等领域。

心理学认为,“性格”是一种个体内部的行为倾向,它具有整体性、结构性、持久稳定性等特点,是每个人特有的,可以对个人外显的行为、态度提供统一的、内在的解释。MBTI把人的性格分为十六种类型,由四个维度上的不同偏好构成:

精力支配:外向 E 内向 I            认识世界:实感 S 直觉 N

判断事物:思维 T 情感 F           生活态度:判断 J 知觉 P

十六种性格类型的岗位匹配(参考):

3.2 分享与讨论(9分钟):

测试问题/结果哪儿印象深刻?对你有触动/有启发/还是?具体是什么?还有什么想法?

四、关于个人成长的几个经典概念(10分钟)

4.1木桶效应(短板效应):(2分钟)

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反思:这是针对一个组织来说的,随着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全能型的人、全能型的公司都被多样化、智能化、分布式的替代,所以在个人发展方面,我们更应该关注“T”型人才。

4.2 T型人才(2分钟)

T型人才是指按知识结构区分出来的一种新型人才类型。用字母“T”来表示他们的知识结构特点。“—”表示有广博的知识面,“|”表示知识的深度。两者的结合,既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这类集深与博于一身的人才。这种人才结构不仅在横向上具备比较广泛的一般性知识修养,而且在纵向的专业知识上具有较深的理解能力和独到见解,较强的创新能力。联想:同心圆理论。

4.3 心理资本(4分钟)

心理资本简称:PCAPsychological Capital Appreciation),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

如何提升个人心理资本,从定义出发,有两个方面的启发:降低风险、主动加固。

4.3.1 主动加固: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自我效能”由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关键理念。

人们必须对与能力有关的因素和非能力因素对成败的作用加以权衡,人们觉察到效能的程度取决于任务的难度、付出努力的程度、接受外界援助的多少、取得成绩的情境条件以及成败的暂时模式,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这些因素作为效能信息的载体影响成绩,主要是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影响发生的。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还指出,自我效能感具有下述功能:①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②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③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④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4.3.2 降低风险: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1975年进行了针对人的实验,取得了类似结果。

“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也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所以要想让自己远离绝望,必须学会客观理性地为我们的成功和失败找到正确的归因。

4.4 坚毅: Grit2分钟)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提出的七项预示孩子成功的指标(Grit坚毅、zest激情、self-control自制力、optimism乐观态度、gratitude感恩精神、socialintelligence社交智力、curiosity 好奇心)却将智商、情商排除在外。他们认为什么商都不如性格重要,并且提出孩子的性格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

很多人认为,成功的要素在于智商与情商。但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安杰拉·达克沃思通过研究于2005年提出,坚毅的品质对成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Grit可译为“坚毅”,但其涵义远比毅力、勤勉、坚强都要丰富得多。Grit是对长期目标的持续激情及持久耐力,是不忘初衷、专注投入、坚持不懈,是一种包涵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的性格特征。如果一个孩子“能很投入地一直做一件事很久”,这就是Grit

“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历经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这种品质就叫做坚毅,”AngelaDuckworth2013TED演讲时,给予Grit如是定义。

http://baishi.baidu.com/watch/7773609024362552641.html?frm=FuzzySearch&page=videoMultiNeed

培养Grit的关键:塑造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是“能力渐进论者”,他们所关心的是——进步!他们相信自己某方面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得到提升。他们关注发展自己,在意跟自己的过去比较,是一种发展的、进取的状态。他们做事的特点是——不易放弃,更能从过程中享受到乐趣,更容易寻求帮助,复原力更强。他们不怕错误和失败,因为反正还没到终点,也没有盖棺定论,自己的能力还在随时提高呢,继续努力就好了,即使失败了,也能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出发。有这种思维的孩子,他们更在意自己从一件事中是否真正学到了东西,而不仅仅是考试能够通过。

固定型思维模式: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会认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定量的,那么,具体拥有多少、特别是能向外界证明自己到底拥有多少,就变成了头等大事!所以,相比进步,他们更在乎的是——外界的标准,以及如何证明自己。

培养Grit,我们(师长/父母/领导者)该做什么?

1. 帮助孩子设立“跳起来可以够到”的目标

2. 告诉孩子,你不需要每次都很完美

3.不要在感觉糟糕的时刻结束,坚持到底

4.给予孩子适时必需的推动:比如帮他们制定计划、设立目标、鼓励坚持、陪同练习等。

5.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和处理失败和沮丧:成功是一段相当漫长的旅行,不将失败归因为自己的能力问题,自我认同感不降低,就更会有毅力坚持下去。

6. 侧重赞美孩子的努力、策略和选择:尽量避免夸奖他们的聪明和天赋。

7. 让自己成为成长型思维的领导者,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失败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