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数制是表示数字的一种方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是十进制计数制,也称以10为基数的计数机制。本章介绍了计算机内各类信息的表示方法。本节课主要讲解了计算机内各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以及数值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
课程中提到的相关知识点:
进制
R进制转化为10进制:将R进制数按权展开求和
2进制转化为8进制:整数和小数部分分别三位一组,并用对应的八进制数取代
2进制转化为16进制:整数和小数部分分别四位一组,并用对应的十六进制数取代
10进制转化为2进制:整数“除二取余”,小数“乘二取整”
-128是个特殊的数,不用考虑符号位!若字长为1byte,因有一位是符号位,所以原码能表示数值的范围为(-127~-0 +0~127)共256个注:-0和+0.(印度人将零作为标记并放入运算之中,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极大)在补码中用(-128)代替了(-0),所以补码的表示范围为:(-128~0~127)共256个。注:(-128)没有相对应的原码和反码, (-128) = (10000000)
-128是人为规定的。
因为8位2进制中,存在“-0”(1000 0000)和"0"(0000 0000),虽然“-0”也是“0”,但根据正、反、补码体系,“-0”的补码和“+0”是不同的,这样就出现两个补码代表一个数值的情况。为了将补码与数字一一对应,所以人为规定“0”一律用“+0”代表。同时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就将原来本应该表示“-0”的补码规定为代表-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