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学校: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院系: | 人文学院 |
课程编号: | PC201008 |
学分: | 2 |
课程编号:pc201008
课程名称:唐诗宋词欣赏 英文名称:Tang poerty and Song poetry appreciation
学分/学时:2/32 课程性质: 学院选修
适用专业: 民族预科班 建议开设学期: 第1学期
先修课程:无 开课单位:人文学院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针对预科阶段学生特点,唐斯宋词欣赏课程注重在诗词知识学习的前提下,熟悉文学发展史中诗词产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在具有相应知识背景的基础上,学习和欣赏诗词作品的美学及文学特征,通过审美过程达到知识学习和诗词意境与审美情趣陶冶的目的。
根据课时安排,计划选取唐诗和宋词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介绍欣赏,结合测试、演示作业等形式,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参与积极性,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二、课程具体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唐诗概述( 2学时)
唐诗的产生及发展过程
1.基本要求
(1)了解唐诗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熟悉各个阶段基本内容,掌握代表性作家及作品风格特点
(2)比较不同流派和作家的风格特点,掌握代表作家对文学发展的重要贡献
2.重点、难点
重点:四个阶段的具体内容难点:代表作家和流派的风格特点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
阅读中国文学史唐代部分,要求能够梳理总结出唐诗为什么会在唐代得到空前发展?
(二)初唐诗歌:春江花月夜(2学时)
初唐诗歌介绍
春江花月夜赏析
基本要求
了解初唐诗歌内容,熟悉初唐诗歌特点,掌握初唐诗歌对唐诗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初唐诗歌包含的内容和特点
难点:初唐诗歌的特殊意义
作业和课外学习要求
欣赏春江花月夜为题的多种艺术作品,体会总结不同艺术形式对这一主题的表达区别。
(三) 课堂实践(2学时)
以春江花月夜为主题的不同艺术形式展示分析,比较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表达,体会发现审美意境,交流讨论。
(四)山水田园诗和王维、孟浩然(4学时)
山水田园诗派
王维及其创作
孟浩然及其创作
基本要求
了解山水田园诗派的意义,熟悉其在唐诗以及中国诗歌发展中的影响和的地位,掌握王维、孟浩然两位代表作家的风格特点。
2.重点、难点
重点:山水田园诗派的定义
难点:王维、孟浩然诗歌风格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
要求运用网络资源,以小组合作方式将作品演绎成音画形式课堂演示,体现创作者对作品的理解。
(五)边塞派诗歌(4学时)
边塞诗歌介绍
高适和岑参
1.基本要求
了解边塞诗派的含义,熟悉这一诗派的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家作品,掌握代表作家作品的风格特点。
2.重点、难点
重点:边塞诗派的含义
难点:代表作家作品风格
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
搜集与边塞诗派诗歌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尝试描述诗歌中的战争和边塞场面。
(六)唐诗发展史上的双子星座——李白和杜甫(6学时)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他的创作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和他的创作
基本要求
了解李白和杜甫作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人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熟悉两位作者的生平和创作,掌握诗人的创作风格。
重点、难点
重点: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难点:李白、杜甫的创作风格
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
小组合作,创作一部李白或杜甫生平与创作的短片,以PPT形式展示,要求体现创作者意图,表达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七)课堂展示(2学时)
筛选优秀短片展演,以主题表达明确、制作手段优秀、分工合作效果突出为尺度进行评比,记为平时作业成绩。
(八)宋词概述(2学时)
宋词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基本要求
了解宋词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的四个阶段,熟悉各阶段的不同特点,掌握代表作家创作风格。
重点、难点
重点:宋词产生的背景
难点:宋词发展的不同阶段特点
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
结合唐诗发展,比较宋词产生发展的特点,寻找两者的关系和渊源。
(九)李煜和他的婉约词(2学时)
婉约词概念
李煜词创作
基本要求
了解婉约词含义,熟悉婉约词在词发展史中的地位和影响,掌握李煜词创作风格。
重点、难点
重点:婉约词概念
难点:李煜词风格特点
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
通过网络资源了解李煜生平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能够得出个人思考答案。
(十)柳永和他的长调慢词(2学时)
柳永生平与创作
柳永词作赏析
基本要求
了解柳永对宋词发展产生的影响,熟悉柳永词作的创作特点,掌握柳永词创作风格。
重点、难点
重点:柳永词作的创新
难点:柳永词创作风格
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
思考柳永词在宋代影响广泛的原因,与今天通俗音乐有何相似处?
(十一)苏东坡和他的豪放词(2学时)
苏东坡生平与创作
苏东坡词赏析
基本要求
了解苏东坡创作对宋词发展产生的影响,熟悉苏东坡词创作特点,掌握苏东坡词创作风格。
重点、难点
重点:苏东坡词创在宋词发展中的影响和地位
难点:苏东坡词创作风格
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
思考苏东坡生平和创作的关系,进行一次人生观辨析大讨论。
(十二)课堂研讨(2学时)
主题:我看苏东坡的人生观
方式:观点收集,重点演讲,课堂提问讨论
三、教学安排及方式
总学时32 学时,其中:讲授 20 学时,实验 学时,上机 学时,实践 8 学时,研讨 4 学时,线上 学时。
序号 | 课程内容 | 学时 | 教学方式 |
1 | 唐诗发展概述、田园诗、边塞诗派及创作 | 8 | 讲授 |
2 | 浪漫主义及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 4 | 讲授 |
3 | 宋词发展概述、婉约与豪放派 | 8 | 讲授 |
4 | 山水田园诗人(王孟)、李白和杜甫 | 6 | 实践 |
5 | 李煜、柳永和苏东坡 | 6 | 实践、研讨 |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最终成绩由平时作业成绩、期末成绩和小论文成绩等组合而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
平时作业成绩:60%。主要考核对每堂课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
期末考试成绩:40%。主要考核课程重点难点部分的掌握程度,尤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程度。采用大作业(课程小论文)形式进行。主要考核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学生可自拟题目或根据任课教师提出的题目撰写课程学习小论文,并在一定形式下进行宣讲、答辩,最后评定课程论文成绩。
过程成绩提交时间和总评成绩计算说明表
序号 | 成绩提交时间 | 名称或说明 |
C1 | 第3次授课后、第4次授课前 | 平时1 |
C2 | 第7次授课后、第8次授课前 | 平时 2 |
C3 | 第12次课后、第13次课前 | 平时3 |
C4 | 第16次课后 | 课程论文 |
总评成绩 = C1*0.2 + C2*0.2+ c3*0.2+C4*0.4 |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唐诗宋词鉴赏》(第一版),张明非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
参考书目:
1.《唐诗鉴赏辞典》,萧涤非等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
2.《宋词鉴赏辞典》,夏承焘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版。
3.《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六、说明
(一)与相关课程的分工衔接
本课程是《大学语文》课程的延伸课程,学生在学习大学语文内容之后,已经对该课程背景有一定基础,继续学习诗词知识并欣赏作品,是对学生文学知识和鉴赏能力的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执笔人:赵淑珍 审核人:陈元龙)
2018年 8 月 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