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学校: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院系: | 人文学院 |
课程编号: | HA032011 |
学分: | 2.0 |
《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HA032011
课程名称:曲式与作品分析 英文名称:Musical Formand Analysis of Works
学分/学时:2/32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录音艺术专业 建议开设学期:3
先修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 开课单位:人文学院艺术系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作曲理论的基础课程之一,为具备一定乐理、和声基础知识的学习者提供对音乐作品进行曲式分析的基础知识与方法。其教学 目的是使学生系统的掌握曲式总括性的体系,及各音乐基本表现手段的总体结构与运用方法和相互关系。使学生具有较全面的音乐素质,具 备基本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
二、课程具体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绪论 (2学时)
1.基本要求
(1)掌握曲式结构的分析方法及所讲述的内容
(2)掌握有关曲式结构的一些基本属于概念
(3)掌握五种曲式结构原则
(4)了解音乐的陈述类型
2.重点、难点
重点:曲式发展的基本结构原则
难点:有关曲式结构的一些基本术语概念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复习曲式结构的基本术语概念,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
(二)一段曲式 (2学时)
1.基本要求
(1)掌握一段曲式的结构特征
(2)掌握一段曲式的乐句、乐节、乐汇等结构单位
2.重点、难点
重点:一段曲式的分类
难点:复乐段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谱例集》(第一集)作品选曲分析
(三)二段曲式 (2学时)
1.基本要求
(1)掌握二段曲式的分类及两个乐段的特点
(2)掌握二段曲式的曲式分析
2.重点、难点
重点:无再现二段曲式结构
难点:作品分析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6第四乐章;《索尔维格之歌》 《玛丽亚!玛丽》《泪河》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谱例集》(第一集)作品选曲分析
(四)三段曲式 (6学时)
1.基本要求
(1)掌握三段曲式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掌握三段曲式的曲式分析
2.重点、难点
重点:三段曲式中段的类型
难点:作品分析
《在银色月光下》 《六月——船歌》 《梦幻曲》 《我爱你》 《唱支山歌给党听》 《洪湖水浪打浪》 《送上我心头的思念》 《夜曲》 《摇篮曲》《葬礼进行曲》 《遗忘的真快》 《阿尼特拉舞曲》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谱例集》(第一集)作品选曲分析
(五)三部曲式 (6学时)
1.基本要求
(1)掌握三部曲式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掌握三部曲式的曲式分析
2.重点、难点
重点:三部曲式中部的类型
难点:作品分析
柴科夫斯基《八月——收货》;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7第二乐章;马思聪《思乡曲》;肖邦《夜曲》;
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德沃夏克《幽默曲》;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肖邦《华丽大圆舞曲》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谱例集》(第一集)作品选曲分析
(六)变奏曲式 (2学时)
1.基本要求
(1)掌握变奏曲式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掌握变奏曲式的曲式分析
2.重点、难点
重点:装饰变奏和自由变奏曲式结构
难点:作品分析
阿连斯基《固定低音变奏曲》;格林卡《波斯合唱曲》;莫扎特《主题与变奏》(A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巴托克《变奏曲》;
刘庄《钢琴变奏曲》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谱例集》(第二集)作品选曲分析
(七)回旋曲式 (2学时)
1.基本要求
(1)掌握回旋曲式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掌握回旋曲式的曲式分析
2.重点、难点
重点:典型回旋曲式结构
难点:作品分析
库普兰《亲爱的》;冼星海《到敌人后方去》;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4 NO2第三乐章;
格鲁克歌剧选曲《世界上没有优丽狄茜我怎能活》;拉威尔《帕凡舞曲》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谱例集》(第二集)作品选曲分析
(八)奏鸣曲式、回旋奏鸣曲式及其他曲式 (2学时)
1.基本要求
(1)掌握奏鸣曲式的结构及组成
(2)能够比较分析出回旋奏鸣曲式与奏鸣曲式的不同
(3)了解不同于标准类型的曲式结构
2.重点、难点
重点:奏鸣曲式的曲式结构
难点:作品分析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 NO1第一乐章;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 NO3第四乐章;舒伯特《孤居》、《春之梦》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谱例集》(第二集;第三集)作品选曲分析
三、教学安排及方式
总学时32学时,其中:讲授24学时,实践16学时。
序号 | 课程内容 | 学时 | 教学方式 |
1 | 绪论 | 2 | 讲授 |
2 | 一段曲式 | 2 | 讲授 |
3 | 二段曲式 | 2 | 讲授 |
4 | 一段曲式、二段曲式 | 4 | 实践 |
5 | 三段曲式 | 6 | 讲授 |
6 | 三段曲式 | 4 | 实践 |
7 | 三部曲式 | 6 | 讲授 |
8 | 三部曲式 | 4 | 实践 |
9 | 变奏曲式 | 2 | 讲授 |
10 | 回旋曲式 | 2 | 讲授 |
11 | 奏鸣曲式 | 2 | 讲授 |
12 | 变奏、回旋、奏鸣曲式 | 4 | 实践 |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最终成绩由平时作业成绩、平时测验成绩、期末成绩等组合而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
平时作业成绩:30%。主要考核对每堂课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
平时测验成绩:30%。主要检测每个章节的掌握程度。
期末考试成绩:40%。主要考核曲式结构的基本概念及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书面考试形式。题型为: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曲式作品 分析等。
过程成绩提交时间和总评成绩计算说明表
序号 | 成绩提交时间 | 名称或说明 |
C1 | 第3次授课后、第4次授课前 | 平时测验1 |
C2 | 第6次授课后、第7次授课前 | 平时测验 2 |
C3 | 第9次授课后、第10次授课前 | 平时测验 3 |
C4 | 结课前 | 平时作业 |
C5 | 学期末 | 期末成绩 |
总评成绩 = C1*0.1 + C2*0.1+ C3*0.1+ C4*0.3+ C5*0.4 |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1、《曲式分析基础教程》(第二版),高为杰、陈丹布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谱例集》(1,2,3集),中央音乐学院作品分析教研室编,中
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参考书目:
1、《曲式与作品分析》(第一版),吴祖强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
2、《音乐的分析与创作》(第一版),杨儒怀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
3、《音乐作品分析教程》,钱仁康、钱亦平合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七、说明
(一)与相关课程的分工衔接
本课程应先学习基本乐理、音乐作品鉴赏、和声等课程,之后可继续学习配器法、MIDI制作等专业核心课程。
(执笔人:李 歆 审核人:王成来)
2019年 8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