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是兼职学生工作干部,基本职责是发挥专业优势,做好学生学业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术,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心理疏解、品行陶冶、人格形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包括以下6个方面内容: (一)根据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找到适应社会激烈竞争和未来多元发展的自我定位,帮助学生做好人生规划。 (二)指导学生制订学业规划,解答学生在学习上的疑难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三)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专业培养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大纲、专业方向,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根据自身发展,选择专业方向。 (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向学生介绍研究方法,组织和指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指导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者自主进行学术科研活动。 (五)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生产与社会实践活动。 (六)指导学生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做好学生学习深造、就业创业的参谋。
导师要完成以下5个方面工作:
(一)通过师生端互动导学系统组建导学团队,并建立团队内的定期联络机制。
(二)负责管理导学团队,并统筹安排各类导学活动。
(三)导师每学期至少开展8次导学活动,不少于16学时;每学年开展16次导学活动,共32学时。
导师每学期至少在开学初、期中考试前后、期末考试前与指导的学生各进行一次面对面指导。其他导学活动可以采取线上交流、座谈讨论、专题讲座、学术报告、一对一面谈、Office Hour等形式。
(四)对指导学生公布联系方式,随时为指导学生提供学习、专业等方面的咨询指导。
(五)做好日常指导记录,每学期提交指导学生的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博士/硕士研究生要完成以下4个方面工作:
(一)在导师的指导下,与被指导学生保持定期交流。
(二)协助导师组织各类导学活动。
(三)对指导学生公布联系方式,积极拓展工作途径,通过微信、QQ等新媒体技术加强互动交流,提供学习、生活、就业、心理咨询等服务。
(四)做好日常工作记录,协助导师提交指导学生的发展情况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