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学校: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院系: | 外国语学院 |
课程编号: | FL006046 |
学分: | 1 |
课程编号:FL006046
课程名称:《圣经》与西方文化 英文名称:The Bible and Western Culture
学分/学时: 16 课程性质:通识课
适用专业: 所有 开设学期: 2019 年上
先修课程: 无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普及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圣经》里基本的历史和宗教知识,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和感知,改变学生对西方无知或表面化的认识,对西方过去和目前的文化及政治现象能够做到知根知底;第二个教学目标是综合训练学生细读文本和分析的能力,培养和熟悉西方的思维方式。二、课程具体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圣经》与西方文化( 16学时)
1)圣经的基本框架、涵盖的历史时段(2学时);2)圣经中各部分的重要选段(4学时);3)圣经典故及其文化链接(4学时);4)圣经对文学的影响(2学时);5)圣经与艺术(2学时);6)圣经对西方政治经济的影响(2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明确基本要求的三个档次,即了解、熟悉和掌握)《圣经》的框架和基本内容,熟悉《圣经》文本宣传的人类起源,上帝与人类的关系,希伯来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以色列建国和朝代更迭,它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争斗及亡国,还有耶稣生平和早期基督教会历史。借此掌握并把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以及西方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时的各种与《圣经》有关的文化习俗。
(2)学习与《圣经》有关的习语及其文化内涵
2.重点、难点
重点:《圣经》的基本框架、核心思想以及有与其关的内涵和外延文化
难点:短时期内掌握跨越2000多年的历史内容,需要广泛的阅读,深度的讨论和思考。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阅读指定章节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小组讨论相关内容,撰写课程论文。
三、教学安排及方式
总学时 16 学时,其中:讲授 8 学时,讨论 8 学时。。
序号 | 课程内容 | 学时 | 教学方式 |
1 | 圣经的基本框架、涵盖的历史时段 | 2 | 面授+讨论 |
2 | 圣经中各部分的重要选段(一) | 2 | 面授+讨论 |
3 | 圣经中各部分的重要选段(二) | 2 | 面授+讨论 |
4 | 圣经典故及其文化链接是(一) | 2 | 面授+讨论 |
5 | 圣经典故及其文化链接是(二) | 2 | 面授+讨论 |
6 | 《圣经》与西方文学及相关选段 | 2 | 面授+讨论 |
7 | 《圣经》与艺术 | 2 | 面授+讨论 |
8 | 圣经对西方政治经济的影响 | 2 | 面授+讨论 |
注:教学方式包括面授和讨论,讨论主要采取小组课下讨论,课堂呈现的方式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最终成绩由平时作业成绩和课程论文成绩组合而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
平时作业成绩(C1):50%。主要考核对每堂课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
课程论文成绩(C2):50%。主要考核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学生根据任课教师提出的题目撰写课程学习小论文,并在一定形式下进行宣讲、答辩,最后评定课程论文成绩。
过程成绩提交时间和总评成绩计算说明表
序号 | 成绩提交时间 | 名称或说明 |
C1 | 第三次授课后,第四次授课前 | 平时1 |
C2 | 第三次授课后,第四次授课前 | 平时2 |
…… | …… | …… |
Cn | 论文成绩 | |
总评成绩 = C1*0.3 + C2*0.2+……+Cn*n |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圣经》与西方文化,王磊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1.《圣经》与文化,常耀俊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西方文化概论(修订版》, 赵林, 高等教育出版社
3.《圣经》中英对照版,南京爱德印刷厂
(执笔人:李鲁朋 审核人:刘建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