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计算机原理与系统组装实验
提供学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院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课程编号: CS7002
学分: 1
课程介绍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本实验课程是计算机系统工程能力训练的入门课程,实验内容以基础性、系统性、实用性为原则,了解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原理和功能,熟知实物,熟悉应用,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素质,增强创新意识。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实施,具体任务和要求达到的目标如下:
1.了解计算机系统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知识,建立对计算机硬件系统各部件外形其及特点的直观认识;
2.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掌握组建计算机硬件系统平台的基本技能;
3.了解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掌握安装和正确配置Windows操作平台的基本技能;
4.掌握计算机显卡、声卡、网卡等外部适配器驱动程序的安装及在Windows环境下参数的正确配置方法;
5.掌握计算机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优化配置,学会网线的制作和网络的连接、共享、访问方法; 
6.掌握计算机系统、移动存储介质及网络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学会对常见软硬件故障的分析和排除;
7.掌握计算机简单维护以及软硬件常用工具的使用;
8. 了解局域网的搭建与资源共享;
9. 掌握计算机系统维护的常用方法和故障的解决办法。
本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与系统组装及各部分故障的检测与维修。
教学大纲

(一)实验一  计算机的组装(4学时)

1. 实验目的

(1)    了解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原理和功能,熟知实物,熟悉应用

(2)     了解计算机的实际应用需求,掌握根据需求进行计算机的选型和配制方法

(3)     熟练掌握个人计算机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4)     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素质,增强创新意识

2.实验内容

基本内容

组装计算机

(1)     认识计算机内部结构及组成

(2)    认识CPU,并正确拆卸安装

(3)    认识内存条,并正确拆卸安装

(4)    认识硬盘光驱,并正确安装

(5)    认识外设适配器,并正确安装

(6)    测试调试,并分析排除故障。

拓展内容

(1)    DIY计算机

(2)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和市场行情,选配较优性价比的个人计算机系统;

(3)     给出配置清单及主要性能参数;

(4)     选配最佳应用需求的应用软件

3.实验要求

(1)     掌握组装计算机所需的部件。

(2)    准确认识计算机的各部件。

(3)    掌握计算机各部件的安装方法。

(4)    用正确安全的方法装机。

(5)    独立组装机器。

(6)    认真检查安装结果,确保无误时方可加电测试。

4.实验结果与报告

基本要求:

(1)          查看计算机各部件的结构、安装方法、产品型号、技术参数

(2)          硬件组装后系统自检正常

(3)          显示信息正常

拓展结果

(1)          给出满足需求的较佳购机配置方案

(2)          给出一般故障的分析、判断及解决方法

(3)          测试计算机的整体性能

(4)          检测主板信息

(5)          检测CPU性能

(6)          测试内存的性能

(7)          检测硬盘性能

实验报告要求

(1)          列出硬件清单

(2)          计算机组件的参数(各部件的名称、型号、功能)

(3)          安装步骤

Ø  加电自检时,显示的信息,若遇到问题,自己是如何解决的

Ø  如果安装未获成功或有误,分析原因,给出解决方法

(4)          写出该实验的心得体会

课外学习要求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各种类型计算机硬件配置及价格。


(二)实验二  系统软件安装和配置(4学时)

1. 实验目的

(1)了解CMOS工作原理和计算机配置参数的意义;

(2)掌握CMOS计算机配置参数的设置或修改方法;

(3)了解硬盘分区和格式化的概念,掌握硬盘分区和高级格式化的方法;

(4)了解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掌握安装和正确配置Windows操作平台的基本技能;掌握安装操作系统的方法;了解多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

(5)了解显示适配器的工作原理,掌握显示卡驱动程序的安装和配置;

(6)了解声音适配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声卡驱动程序的安装和配置;

(7)了解网络适配器的工作原理,掌握网卡驱动程序的安装和配置。

2.实验内容

基本内容

(1)根据不同机型,进入实验机的BIOS程序,了解计算机各种配置参数的含义和修改方法;查看并记录硬件参数;

(2)根据硬盘的容量,对硬盘进行规划,了解逻辑盘及其划分,掌握高级格式化的方法。

(3)安装操作系统Windows;

(4)完成软件系统的基本设置;

(5)安装显示卡驱动程序,配置屏幕分辨率和颜色数等参数;

(6)安装声卡驱动程序,配置相关参数;

拓展内容

     自己制作U盘的系统安装盘

3.实验要求

(1)能够根据硬盘的容量恰当地分区;

(2)掌握高级格式化的方法。

(3)能够独立安装操作系统;

(4)能够正确驱动显卡;

(5)能够正确驱动声卡。

(6)能够正确驱动网卡。

4.实验结果与报告

可运行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平台,撰写并提交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求

(1)     确认你所使用计算机的BIOS是哪一种;

(2)     将常用的BIOS设置参数写出来;

(3)     查看硬盘,光驱安装情况以及硬盘参数;

(4)     查看基本内存和扩展内存;

(5)     用FDISK分区的方法、步骤;

(6)     安装操作系统应该注意的事项;

(7)     安装操作系统时遇到什么问题,屏幕上显示什么信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8)     请详细写出该实验的心得体会。


(三)实验三  局域网的组建与应用(4学时)

 

1. 实验目的

(1)    了解上网的方式(宽带、光纤、无线)及局域网布线的方案;

(2)    掌握网络参数的配置方法(网卡驱动程序,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等参数);

(3)    了解掌握网络适配器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网络适配器驱动程序的安装和配置方法;

(4)     掌握网络连接线的制作方法;

(5)     了解组网的一般方法;

(6)     了解局域网的应用;

(7)     掌握网络基本命令的使用方法;

(8)    了解掌握相应的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理念和能力;

2.实验内容

基本内容

(1)    认识网络设备,了解网络结构

(2)    安装网卡驱动,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等参数

(3)    学会制作网络连接线,测试方法

(4)    网络基本命令的使用方法

(5)    能够通过局域网实现网络共享并使用IE上网。

拓展内容

(1)    添加管理用户、管理分组 、分配用户、分组权限

(2)    了解局域网设计与构建过程

(3)    了解简单局域网组建的实现过程

3.实验要求

(1)    能够确定上网的方式,进行网络规划设计;

(2)     能够正确安装网卡驱动程序,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等参数;

(3)     能够正确制作网线,并通过测试;

(4)     能够通过局域网实现网络共享并使用IE上网。

4. 实验结果与报告

   能够正确制作网线,并通过测试

  能够正确进行网络参数的配置

  能够用简单命令测试网络的连通情况

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网络的几种拓扑结构

(2)交换机的特性和功能;

(3)列出网络相关参数(IP/DNS/子网掩码、网关);

(4)设置共享资源的方法,写出常用网络命令的格式及其使用方法和功能;

(5)列出局域网络互连的物理设备名称及其功能;

(6)写出制作网线的方法步骤

(7)写出本实验的心得体会。


(四)实验四  应用与维护(4学时)

 

1. 实验目的

1)掌握计算机的正确使用、优化和维护方法

(2)掌握计算机硬件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3)了解局域网络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

(4)了解计算机安全知识,掌握防范病毒、保证安全的方法

2.实验内容

基本内容

(1)测试整机性能,有效优化系统;

(2)了解计算机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练习使用硬盘管理功能;

(3) 学习用户及用户权限的知识,添加用户,设置密码,更改权限,关闭端口;

拓展内容

(1)用Ghost备份和还原操作系统;

(2) 了解局域网的维护管理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3.实验要求

(1)能够使用硬盘管理和优化功能,提高系统效率;

(2)正确安装并使用防病毒软件;

(3)掌握硬件故障排除的常用方法;

(4)掌握局域网故障排除的常用方法。

4. 实验结果与报告

基本要求:

(1)     了解用户的添加方法,用户权限的设置方法

(2)     系统优化的常用方法

(3)     测试整机性能,有效优化系统;

(4)     掌握计算机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练习使用硬盘管理功能;

(5)     了解常见的软件硬件故障的判断和处理方法;

拓展结果

(1) 用Ghost备份和还原操作系统;

(2) 了解局域网的维护管理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实验报告要求

(1)  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2)  系统优化的常用方法;

(3)  硬件故障排除的常用方法;

(4)  局域网故障排除的常用方法;

(5)  在软件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怎样解决,写出说明;写出软件与硬件不兼容时的尝试解决方法;

(6)  写出本实验的心得体会。

(7)  根据学习和了解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相关知识,进行市场调研,列出购机清单(包括计算机各个配件的型号、规格、技术参数、价格等)。


 

三、教学安排及方式

实验课程总学时:16学时,分4个实验单元实施。

总学时 16 学时,其中:讲授 4 学时,实验 10 学时,上机   学时,实践    学时,研讨    学时,线上  2 学时。

                                       
 

序号

 
 

课程内容

 
 

学时

 
 

教学方式

 
 

1

 
 

计算机的组装

 
 

1+3

 
 

讲授+实验

 
 

2

 
 

系统软件安装和配置

 
 

1+3

 
 

讲授+实验

 
 

3

 
 

外设适配器的安装和配置

 
 

1+3

 
 

讲授+实验

 
 

4

 
 

应用与维护

 
 

1+3

 
 

讲授+实验

 

注:教学方式包括面授和线上,其中面授包括: 讲授、实验、上机、实践、研讨五种。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最终成绩由单元成绩组合而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

单元一成绩:25%,其中课堂成绩占15%,课后综合作业占10%。主要考核对每堂课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及课后的综合思考能力。

单元二成绩:25%,其中课堂成绩占15%,课后综合作业占10%。主要考核对每堂课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及课后的综合思考能力。

单元三成绩:25%,其中课堂成绩占15%,课后综合作业占10%。主要考核对每堂课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及课后的综合思考能力。

单元四成绩:25%,其中课堂成绩占15%,课后综合作业占10%。主要考核对每堂课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及课后的综合思考能力。


 

 

过程成绩提交时间和总评成绩计算说明表

                               
 

序号

 
 

成绩提交时间

 
 

名称或说明

 
 

C1

 
 

第4次授课后

 
 

单元一课程成绩+课后实验报告成绩

 
 

C2

 
 

第4次授课后

 
 

单元二课程成绩+课后实验报告成绩

 
 

C3

 
 

第4次授课后

 
 

单元三课堂成绩+课后实验报告成绩

 
 

C4

 
 

第4次授课后

 
 

单元四课堂成绩+课后实验报告成绩

 
 

总评成绩 = C1*0.25 + C2*0.25+ C3*0.25 + C4*0.25

 

注:上表用于说明授课过程中分项成绩提交时间,教师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对应成绩,提前或逾期无法提交,一旦提交无法修改。大纲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定义提交成绩的次数、时间和名称或说明,总评成绩计算必须与考核和成绩评定方式中描述的一致。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计算机系统工程能力实验》讲义,郭馥英、陈会仓、周文宏、贾文

参考书目:

1.《计算组装与维护标准教程(2018-2020)》,夏丽华,吕咏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局域网组建和维护入门与提高》 凤舞科技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六、说明

(一)与相关课程的分工衔接

        本课程重在实际操作,是《计算机导论与程序设计基础》课的扩展课程。

(二)其他说明

        本课程全程在实验室进行,实验人数在60以内时至少需要一名助教。

 

(执笔人:郭馥英、周文宏、陈会仓、贾文    审核人:      )

2018年 8 月 7 日

 

参考教材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计算机系统工程能力实验》讲义,郭馥英、陈会仓、周文宏、贾文

参考书目:

1.《计算组装与维护标准教程(2018-2020)》,夏丽华,吕咏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局域网组建和维护入门与提高》 凤舞科技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程评价

提示框
提示框
确定要报名此课程吗?
确定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