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学校: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院系: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课程编号: | EM006044 |
学分: | 1 |
课程编号:EM006044
课程名称:商务沟通 英文名称:Communicating inBusiness
学分/学时:1/16 课程性质:通识教育选修
适用专业:全校 建议开设学期:2
先修课程:管理学 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商务沟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商务沟通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能够将所学知识和基本原理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地加以应用。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沟通的基本技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沟通者。学生们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更加了解国际商务沟通活动中的基本原理,熟悉并掌握商务沟通的技能,包括不同商务情境下的书面沟通、口头沟通、会议沟通和面试技巧、国际商务背景下的跨文化沟通等。通过该课程的讲授和实训,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更加扎实地掌握商务沟通的有关知识,在模拟商务沟通的不同情境下,学生们能够全面的学习商务沟通技能技巧,并且熟悉团队构建的形式与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目标:学习沟通技巧,将使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游刃有余。本课程通过对最新沟通理论的系统总结以及对众多成功人士的深入研究,总结提炼出一套完善的沟通学习体系。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接受系统的沟通技能训练和沟通专家的言传身教。
本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处理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逐步提高其运用管理心理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将来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工作奠定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二、课程具体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商务沟通的基础(2学时)
1.基本要求
(1)商务沟通的定义与框架
(2)商务沟通的作用与原则
(3)有效的沟通手段
2.重点、难点
重点:有效沟通的本质
难点:管理沟通的要素;理解管理沟通的含义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学生们录制个人介绍的视频;以小组为单位阅读商务沟通案例,并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汇报。
(二)倾听技能(2学时)
1.基本要求
(1)认识倾听
(2)有效的倾听与倾听障碍
(3)倾听的策略与技巧
2.重点、难点
重点:倾听角色扮演,感知倾听
难点:学会同理心倾听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通过课后资料查阅,请分析分别在什么时候应该采用获取信息式倾听、批判式倾听、情感移入式倾听与享乐式倾听?并针对不同情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景模拟演练。
(三)口头沟通(4学时)
1.基本要求
(1)认识口头沟通
(2)掌握演讲的语言结构和技巧
(3)谈判的语言结构和技巧
(4)会议陈述的语言结构和技巧
2.重点、难点
重点:面谈的准备与过程;招聘面谈的技巧
难点:面试的过程;说服的技巧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组织学生模拟访谈。并准备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分组,并模拟面试招聘的情景,让学生自己设计面试场景并演练。
(四)书面沟通(2学时)
1.基本要求
(1)书面沟通的含义
(2)书面沟通的类型与步骤
(3)商业写作过程与技巧
2.重点、难点
重点:报告写作方法;书面沟通技巧
难点:报告写作方法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学生以硕士研究生申请为主题,撰写英文的电子邮件,要求阐述清楚自己的特长与学习计划。
(五) 非语言沟通(2学时)
1.基本要求
(1)非语言沟通的作用
(2)非语言沟通的控制
2.重点、难点
重点:非语言沟通的形式和特点
难点:非语言沟通与语言沟通的差异与比较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通过课后案例阅读、电影观看等多种形式,分析案例和多媒体影音资料中不同的非语言沟通的特点与实际应用场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六) 危机沟通(2学时)
1.基本要求
(1) 危机沟通的类型与处理方法
(2) 案例分析
2.重点、难点
重点:危机沟通的步骤;危机沟通的特点
难点:危机沟通的处理环节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学生们通过课后案例学习和讨论,分析与比较危机沟通与一般商务沟通活动的异同,总结和分析成功的危机沟通的例子,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七)跨文化沟通(2学时)
1.基本要求
(1)跨文化沟通的含义与特点
(2)跨文化沟通的影响因素
(3)跨文化沟通的技巧
2.重点、难点
重点:跨文化沟通的技巧
难点:跨文化沟通的影响因素及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比较分析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学生们通过课后资料查阅,进一步分析和总结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并进一步总结跨文化沟通的特点。
三、教学安排及方式
总学时 16 学时,其中:讲授 12 学时,实验 0 学时,上机 0 学时,实践 0 学时,研讨 4 学时,线上 0 学时。
序号 | 课程内容 | 学时 | 教学方式 |
1 | 商务沟通的基础 | 2 | 讲授 |
2 | 倾听技能 | 2 | 讲授 |
3 | 口头沟通 | 4 | 讲授,研讨 |
4 | 书面沟通 | 2 | 讲授 |
5 | 非语言沟通 | 2 | 讲授 |
6 | 危机沟通 | 2 | 讲授,研讨 |
7 | 跨文化沟通 | 2 | 讲授,研讨 |
注:教学方式包括面授和线上,其中面授包括: 讲授、实验、上机、实践、研讨五种。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最终成绩由平时作业成绩和小论文成绩组合而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
平时作业成绩:60%。主要包括:出勤及课堂表现(20%)和小组案例汇报与研讨(40%),考核对课堂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案例讨论与分析。
课程论文成绩:40%。主要考核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学生可自拟题目或根据任课教师提出的题目撰写课程学习小论文,并在一定形式下进行汇报、答辩,最终进行评定,给出课程论文成绩。
过程成绩提交时间和总评成绩计算说明表
序号 | 成绩提交时间 | 名称或说明 |
C1 | 第5次授课后、第6次授课前 | 平时1 |
C2 | 第6次授课后、第7次授课前 | 平时2 |
C3 | 课程结束一周 | 论文成绩 |
总评成绩 = C1*0.3 + C2*0.3+ C3*0.4 |
注:上表用于说明授课过程中分项成绩提交时间,教师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对应成绩,提前或逾期无法提交,一旦提交无法修改。大纲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定义提交成绩的次数、时间和名称或说明,总评成绩计算必须与考核和成绩评定方式中描述的一致。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商务沟通》,SCOT OBER, AMY NEWMAN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参考书目:
1.《管理沟通》,康青.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2.《有效沟通技巧》,柳青.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商务谈判与管理沟通》姚凤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4.《管理沟通》,杜慕群.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5.《管理沟通》,谢玉华.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
6.《管理沟通——以案例分析为视角》,詹姆斯·S·奥罗克;康青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7.《管理沟通——原理与实践》,哈特斯利、麦克詹妮特著;葛志宏、陆娇萍,刘彧彧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8.《商务与管理沟通》,基蒂O.洛克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9.《跨文化沟通》,比默著;孙劲悦译.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跨文化交际学》,陈国明.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管理沟通——成功管理的基石》,魏江、严进,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
六、说明
(一)与相关课程的分工衔接
无
(二)其他说明
无
(执笔人:陈希 审核人:张晓)
2018年 8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