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萍 教授
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部门:应用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提供学校: | 西电学习服务平台 |
院系: | 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应用化学实验中心 |
专业大类: | 化学 |
专业: | 应用化学 |
课程英文名称: | Chemical Inquiry Experiment |
课程编号: | ZJ0355276 |
学分: | 16 |
课时: | 1 |
今日的化学已是社会生活中的中心科学,它与当今全球性的环境,资源,能源,人口和粮食问题,休戚相关,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实验这个窗口,进一步了解化学科学在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了解化学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的特点。 本课程在实验内容的选择方面不同于化学专业学生的实验,以涉猎面广、趣味性强、贴近生活为准则,寓化学原理于实验教学之中,体现化学在其它学科、工程实际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教学方法上注重训练个人实验能力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紧密结合。 通过该课程学习,了解与实验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化学原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理科与工科、理科与人文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科学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学生科学思维与科学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开拓钻研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环境安全意识。
依托省级应用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良好的实验环境及实验平台,为实验的开设提供实验场地的保证;课程团队成员长期工作在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第一线,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强的改革意识、开拓精神和研究能力,近年来开展实验教学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这为本课程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课程编号:MA006023
课程名称:化学探究实验 英文名称:Chemical Inquiry Experimen
学分/学时:1/16 课程性质:通识课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除化学、材料专业) 建议开设学期:第2学期
先修课程:中学化学 开课单位: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
应用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结合我校“培养爱国进取、创新思辨,厚基础、宽口径、精术业、强实践” 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全校非化学专业本科生开设化学探究实验,通过该课程学习,达到以下目的:①理解实验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化学原理;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理科与工科、理科与人文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③培养科学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学生科学思维与科学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开拓钻研的创新能力;④增强学生的环境安全意识。
二、课程具体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实验室安全教育(1学时)
借助安全教育平台,学生自主学习化学实验室安全基本知识,包括消防安全与消防器材基础知识、化学试剂及化学品安全基本知识、高温高压及超低温基础知识、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防范等。
(二)人造能源——固体酒精的制备(3学时)
燃料有固、液、气三种聚集状态,从使用上液态和气态燃料储运不方便,通常不易作为燃料来使用,若将其制成固态物质,便可成为安全、方便的固体燃料。根据市场需求,本实验采用硬脂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得硬脂酸钠,硬脂酸钠再与乙醇以一定配比混合、凝固,做成一定形状后即成为商业市场需要的成品。
(1)了解固体酒精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掌握固体酒精合成反应仪器的装配。
(3)掌握电热套、回流冷凝操作基本要领。
(三)纯净水的制备及其纯度检测(3学时)
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用水,对水质各有一定的要求,为了除去水中杂质,常采用蒸馏法和离子交换法,本实验用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纯净水。通过本实验培养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化学的观点去认识、思考和解决工程实际的问题。
(1)学习离子交换法制备纯净水的原理和方法。
(2)熟悉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纯净水的过程。
(3)掌握水的电导率测定原理及方法。
(四)白酒中甲醇含量的测定(3学时)
白酒中的甲醇来源于原粮中的果胶,甲醇对机体组织细胞有直接的毒害作用,眼睛视神经对其毒性尤为敏感,7~8毫升可引起失明。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甲醇的氧化性质、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标准曲线方法。使学生对白酒中的有害物质有更深的认识,使学生更科学的认识物质与生活、健康之间的关系,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1)了解甲醇的氧化过程。
(2)了解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及显色反应过程。
(3)通过工作曲线的测定白酒中甲醇含量的计算。
(五)饮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3学时)
维生素C亦称抗坏血酸,具有氧化还原功能,广泛参与人体细胞间质合成与解毒过程等作用,可以抑制膳食中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的合成。通过了解饮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机理和实验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的了解握维生素C在人体生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种蔬菜、水果及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情况,了解有益的物质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1)了解I2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2)熟悉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原理。
(3)掌握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及操作过程。
(六)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测定(3学时)
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发生物质的变化外,还有能量的变化,而焓变就是能量变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化学反应焓变的测定就成为掌握化学反应原理、控制反应进行程度的重要手段。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熟悉溶液的配制方法,掌握水的比热容的测定方法。
(3)掌握化学反应焓变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测定锌和硫酸铜反应的焓变。
(七)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应用(3学时)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是重要的电化学测量技术之一,除了可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电极的电极电势外,还可以获得氧化还原反应的许多热力学性质,如平衡常数、活度系数、解离常数、溶度积、络合常数以及某些热力学函数的改变量等,应用十分广泛。
(1)了解参比电极的结构及应用。
(2)熟悉电池电动势、电极电势的测量原理和电势差计的使用方法。
(3)通过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求算活度系数、化学反应热力学函数等。
(八)蔗糖水解反应的动力学研究(3学时)
蔗糖是重要的食品和甜味调味品,它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的甜度比蔗糖高,其中两者为1:1时形成果葡糖浆,果葡糖浆,风味独特、口感好、发效能力强,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糖果饼干等加工生产中,在食品和药品开发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实验是测定蔗糖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半衰期,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掌握运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化学问题的途径,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了解旋光仪的基本原理及在化学反应动力学测定中的应用。
(2)熟悉反应物浓度与旋光度之间的关系及一级反应的动力学特征。
(3)测定蔗糖水溶液在酸催化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常数、活化能和半衰期。
(九) 硫酸链霉素有效期的测定(3学时)
链霉素是由放线菌属的灰色链丝菌产生的抗菌素,它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结核病。药品的稳定性研究目的是考察原料药或制剂的性质在温度、湿度、光线等条件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和有效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1)了解药物水解反应的动力学特征。
(2)熟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及在化学反应动力学测定中的应用。
(3)掌握硫酸链霉素水解反应速率常数数及0.4%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有效期测定方法。
(十) 阿斯匹林的制备(3学时)
1898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用水杨酸与醋酐反应,合成了乙酰水杨酸;1899年,德国拜仁药厂正式生产这种药品,商品名为Aspirin(阿斯匹林),是广泛使用的具有解热止痛、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还能抑制血小板凝聚,可防止血栓的形成。本实验选用经济而反应较快的乙酸酐作酰化试剂,浓硫酸作催化剂,与水杨酸的酚羟基发生酰化作用制备阿斯匹林。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提纯方法。
(2)熟悉制备阿斯匹林的反应原理。
(3)掌握采用乙酸酐作酰基化试剂酰化水杨酸制备阿斯匹林的方法。
(十一)透明香皂的制备
香皂是一种最普遍和最广泛使用的个人洗涤用品,对皮肤刺激性小,具有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去污力强和泡沫适中等优点。其有效成分是表面活性剂,最典型的是硬脂酸钠。本实验以天然的动、植物油脂为原料,通过皂化反应制备透明香皂。
(1)了解油脂的结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作为营养物质在人体中的代谢和功能。
(2)熟悉肥皂的去污原理。
(3)掌握通过皂化反应制备透明香皂的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安排及方式
总学时 16 学时,其中:讲授 0.5 学时,实验 15 学时,线上 0.5 学时
序号 | 课程内容 | 学时 | 教学方式 | 备注 |
1 |
实验室安全教育 | 1 | 讲授 网上测试 | |
2 | 人造能源——固体酒精的制备 | 3 | 实验 | 二选一 |
3 | 纯净水的制备及其纯度检测 | 3 | 实验 | |
4 | 白酒中甲醇含量的测定 | 3 | 实验 | 二选一 |
5 | 饮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3 | 实验 | |
6 |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测定 | 3 | 实验 | 二选一 |
7 |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应用 | 3 | 实验 | |
8 | 蔗糖水解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 3 | 实验 | 二选一 |
9 | 硫酸链霉素有效期的测定 | 3 | 实验 | |
10 | 阿斯匹林的制备 | 3 | 实验 | 二选一 |
11 | 透明香皂的制备 | 3 | 实验 |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最终成绩由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实验素养、网上实验安全考试成绩组合而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
预习报告成绩:10%。主要考核对每堂实验课的预习情况,检查报告撰写的规范化和训练实验习惯的养成。
实验操作成绩:30%。主要考核学生实验操作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的程度和认真严谨程度。
实验报告成绩:40%。主要考核对每堂实验课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实验素养成绩:10%。主要考核与他人合作交流、探索实验内容的情况及在实验结束后规整好实验仪器的自觉性。
网上实验安全考试成绩:10%。主要考核学生对化学实验室安全基本知识掌握的情况。
过程成绩提交时间和总评成绩计算说明表
序号 | 成绩提交时间 | 名称或说明 |
C1 | 实验室安全教育后 | 网上考试成绩 |
C2 | 第1次实验两周后 | 实验报告成绩 |
C3 | 第2次实验两周后 | 实验报告成绩 |
C4 | 第3次实验两周后 | 实验报告成绩 |
C5 | 第4次实验两周后 | 实验报告成绩 |
C6 | 第5次实验两周后 | 实验报告成绩 |
总评成绩 =C1×0.1+(C2+C3+C4+C5+C6)×0.18 |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化学探究实验讲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应用化学实验中心主编。
参考书目:
1.《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浙江大学化学系主编,科学出版社
2.《大学化学实验》,张思敬主编,科学出版社
3.《大学实验化学》,梁燕萍,王琦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