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学校: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院系: | 外国语学院 |
课程编号: | FL006001 |
学分: | 2 |
《大学英语(I)》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FL006001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I) 英文名称: College English
学分/学时: 2/32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 非英语 建议开设学期:第一学期
先修课程: 无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大学英语(I)》旨在使学生完成从高中英语到大学英语的转变,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应用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学生具备初步的思辨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英语(I)》的教学任务包含:就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信息进行交流;进一步掌握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及篇章结构等语言知识,在高中阶段掌握的词汇基础上增加约600个单词;基本理解语言难度中等、涉及常见的个人和社会交流题材的口头或书面材料;就熟悉的主题或话题进行简单地口头或书面交流;借助网络资源、工具书对中等语言难度的信息进行处理,理解主旨思想和重要细节;学会使用有限的学习策略;学会识别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与价值观的差异。
二、课程具体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大学英语(I)》读写译 (12学时)
《大学英语(I)》读写译旨在通过精读逐渐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扩充学生的英语词汇量。
1. 基本要求
(1)阅读理解能力:能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语文章,能够快速阅读篇幅较长、难度较低的材料;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能在阅读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材料的难易程度,适当调整阅读速度和方法。
(2)书面表达能力:能用英语描述个人经历、情感等;能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以短文的形式展开简短的讨论,内容基本完整,用词恰当,语意连贯。
(3) 翻译能力:能够就课本内容或课外材料进行英汉单句互译;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语言难度较低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译文基本准确,无重大的理解及语言表达错误。
(4)词汇量:在高中阶段掌握的词汇基础上增加约600个单词,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包括在口头表达以及书面表达两个方面。
2. 重点、难点
重点:词汇量的提高、阅读方法的熟练使用、英语写作
难点:阅读中长难句的理解、汉英翻译
3. 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
完成《大学英语(I)》综合教程每个单元里的课后习题(阅读理解、语言练习、综合练习、翻译练习、写作练习等),完成课外的英语阅读任务、扩大词汇量。
教学方法: 《大学英语(I)》读写译面授课方法有讲授、导学式、翻转课堂等授课模式。
(二)《大学英语(I)》视听说 (8学时)
《大学英语(I)》视听说旨在通过教师的“精讲”和学生的“精练”,通过多媒体视频教学、音频教学,增强学生在短对话、长对话、语篇水平上的听力理解能力。在听的同时,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就所听的主题或话题学生进行简单的口头交流;在与人交流时,能根据交际需要运用有限的交际策略。
1. 基本要求
(1)听力理解能力:基本能听懂英语授课,基本能听懂日常英语对话,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
(2)口语表达能力:基本能用英语回答教师关于所听内容的提问,能与同学就所听到内容进行简单英语交流。
2. 重点、难点
重点:听力理解策略的熟练使用、听写(词汇、短语、句子)、长对话理解、篇章理解; 用英语回答关于所听内容的提问。
难点:辨音、长对话、篇章听力的信息记忆;与同学就所听到内容进行简短英语交流。
3. 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
完成《大学英语(I)》视听说教程的每个单元的课后习题,加强课外的英语听力输入、模仿跟读、矫正语音,并完成每个学期的所布置视听说的在线网络自主学习。
《大学英语(I)》读写译面授课方法有讲授、导学式、翻转课堂等授课模式。
教学方法: 《大学英语(I)》视听说 面授课方法有讲授、导学式、翻转课堂等授课模式。
(三)《大学英语(I)》研讨课(6学时)
《大学英语(I)》研讨课旨在通过教师的布置任务、辅导与学生的练习、讨论等,通过多媒体等手段辅助,使学生将所学内容运到实际当中,并通过范例展示,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任务目的、任务流程及方式方法。
1. 基本要求
(1)基本了解小论文的写作结构,组成部分等。
(2)学习如何运用网络等资源进行材料收集、整理和归纳。
(3)学习如何进行口语报告,注意语音语调,内容结构条例清晰,表述完整。
(4)学习如何进行调查报告的写作和口语表达,如何设计问卷、采访、视频录制等。
(5)学习掌握PowerPoint基本使用功能,或其他相关软件的使用,并能就所展示内容进行约3-5分钟的口语报告。
2. 重点、难点
重点:写作结构合理,内容完整,论据能够合理支持论点
难点:材料的收集整理、相关软件使用及如何进行口语表述。
3. 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
完成视听说教程的每个单元的课后习题,加强课外的英语听力输入、模仿跟读、矫正语音,并完成每个单元后的相关项目练习。
教学方法: 《大学英语(I)》研讨课主题以各单元主题为基础,教学方法以探究、研讨、展示为主。
(四)《大学英语(I)》实践课 (6学时)
《大学英语(I)》实践课是在研讨课后进行的学生实践应用展示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不同种类的项目展示,将所学内容实际演练出来,互相学习。学生间互评、反思、修改完善,为后续项目打下基础。
1. 基本要求
(1)能使用一定的技巧和策略引起听众的注意,获得听众反应,主题明确,提出有效论据。
(2)在演讲过程中能引起听众积极思考,鼓励提问,并能基本准确地回答。
2. 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使用肢体语言,使用较自然;语音、语调和语速适中,有变化;多种手段使用来增强听众的理解。
难点:能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吸引听众注意力,能够与听众进行互动,能自然使用肢体语言,能够基本脱离讲稿。
3. 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
完成视听说教程的每个单元的课后习题,加强课外的英语听力输入、模仿跟读、矫正语音,并完成每个单元的相关项目练习。
教学方法: 《大学英语(I)》实践课围绕各单元主题,以不同的项目为基础,教学方法以探究、研讨、展示为主。
三、教学安排及方式
总学时 32 学时,其中:讲授 20 学时,实践 6 学时,研讨 6 学时。
序号 | 课程内容 | 学时 | 教学方式 |
1 | 大学英语(I)读写译 | 12 | 讲授 |
2 | 大学英语(I)视听说 | 8 | 讲授 |
3 | 大学英语(I)研讨课 | 6 | 研讨 |
4 | 大学英语(I)实践课 | 6 | 实践 |
注:教学方式包括面授和线上,其中面授包括: 讲授、实验、上机、实践、研讨五种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大学英语(I)》最终成绩由平时作业成绩、课程论文成绩、课程项目成绩、期末成绩等组合而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
平时作业成绩:30%。主要考核学生对每个单元的预习复习、单元作业、补充阅读和自主学习等作业完成情况。
小测试成绩:10%。主要考核学生对每个单元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课程论文成绩:10%。主要考察学生课下对所布置的课程任务的完成情况。
课程项目成绩:10%。主要考察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包括:口语表达、写作、合作、多媒体使用等能力。
期末考试成绩:40%。主要考核一学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基本技能的提高程度。书面考试形式。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翻译和写作等。
过程成绩提交时间和总评成绩计算说明表
序号 | 成绩提交时间 | 名称或说明 |
C1 | 每4次授课后 | 平时成绩 |
C2 | 每月月底上传一次考试成绩 | 测试成绩 |
C3 | 结课前两周,第14课授课前 | 论文成绩 |
C4 | 结课后一周,第16次授课后 | 项目成绩 |
C5 | 考试后一周 | 期末考试成绩 |
总评成绩 = C1*0.3 + C2*0.1+ C3*0.1 + C4*0.1 + C5*0.4 |
注:上表用于说明授课过程中分项成绩提交时间,教师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对应成绩,提前或逾期无法提交,一旦提交无法修改。大纲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定义提交成绩的次数、时间和名称或说明,总评成绩计算必须与考核和成绩评定方式中描述的一致。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1.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全新版),李荫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 《新视野大学英语(1)》,郑树棠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 《大学英语快速阅读(1)》,杨跃,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上海外语电子出版社
4. 《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1)》,郑树棠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参考书目:
1. 《大学英语听说教程(1)》(全新版),李荫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 《新通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1)》,新通用大学英语是听说教程项目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新世界交互英语-视听说(1)》,《新世界交互英语》编写组,清华大学出版社
六、说明
(一)与相关课程的分工衔接
《大学英语(I)》是大学英语学习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大学英语(II)》、《大学英语(III)》、《大学英语中级(1)》、《大学英语中级(II)》或高级英语选修系列课程的继续学习。
(二)其他说明
无
(执笔人:辛冀秋 审核人:陈万庆)
2018年 9 月 5 日
教材:
1.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全新版),李荫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 《新视野大学英语(1)》,郑树棠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 《大学英语快速阅读(1)》,杨跃,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上海外语电子出版社
4. 《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1)》,郑树棠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参考书目:
1. 《大学英语听说教程(1)》(全新版),李荫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 《新通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1)》,新通用大学英语是听说教程项目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新世界交互英语-视听说(1)》,《新世界交互英语》编写组,清华大学出版社